2015哈六中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懒人考试网    来源: 阳光学习门户      2024-03-16         

本站非官方网站,信息完全免费,因信息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具体请以官网公布为准!

2015哈六中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答案由阳光高考门户整理;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5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也反映了典型北方气候特点。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春秋时期的著作《尚书》中就已经对节气有所记述,西汉刘安著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了。

我国古代用农历(月亮历)记时,用阳历(太阳历)划分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我们祖先把5天叫一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为72候24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订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与中国古代哲学体系有密切关系,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它们是: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它们是: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反映了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二十四节气为中国大众所普遍接受,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二十四节气的影响,一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相结合,已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最著名的清明、立春、立夏、冬至都融入了节日的氛围,夏至、暑伏也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以致民间有“冬至饺子夏至面”“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说法。在这些节令中,往往伴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谚语。二十四节气内涵十分丰富,其中既包括相关的谚语、歌谣、传说等,又有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工艺品、书画等艺术作品,还包括与节令关系密切的节日文化、生产仪式和民间风俗。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因而成为中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下列对“二十四节气”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春秋时期,人们已经能用土圭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并确定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

B.我国古代把5天叫一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72候24节气,这种用农历划分的二十四节气,早在《淮南子》中就有完整记载。

C.二十四节气由我国劳动人民独创,不仅反映了季节的变化,还具有指导农事活动的功能,对人民生活有广泛的影响,是重要的文化遗产。

D.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知,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反映了四季的开始。

2.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阳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一年共经历24个节气,“节气”“中气”交替出现,现在人们把它们统称为“节气”。

B.二十四节气的制订经历了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公元前104年,邓平等人在《太初历》中正式将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并明确了其天文位置。

C.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节气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而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小雪、大雪等节气反映气温在一年中的升降变化。

D.“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的谚语讲述的是一年的二十四个节气的顺序,民众对此耳熟能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十四节气为中国大众所普遍接受,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的影响,一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结合紧密,已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

B.民间“冬至饺子夏至面”“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等说法说明夏至、暑伏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许多民俗活动也在这些节令里开展。

C.“惊蛰”用天上初现惊雷和地下蛰伏的虫子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而在我国南方虫子根本不蛰伏,所以无法有“惊蛰”一说。

D.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所以是中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方苞,字灵皋,江南桐城人。笃学修内行,治古文,自为诸生,已有声于时。康熙三十八年,单人。四十五年,会试中试,将应殿试,闻母病,归侍。五十年,副都御史赵申乔劾编修戴名世所著《南山集》《孑遗录》有悖逆语,辞连苞族祖孝标。名世与苞同县,亦工为古文,苞为序其集,并逮下狱。五十二年,狱成,名世坐斩。孝标已前死,戍其子登峄等。苞及诸与是狱有干连者,皆免罪入旗①。圣祖夙知苞文学,大学士李光地亦荐苞,乃召苞直南书房。未几,改直蒙养斋,编校御制乐律、算法诸书。六十一年,命充武英殿修书总裁。

    苞屡上疏言事,尝论:“常平仓谷例定存七粜三。南省卑湿,存粜多寡,应因地制宜,不必囿成例。年饥米贵有司请于大吏定值开粜未奉檄不敢擅。自后各州县遇谷贵,应即令定值开粜,仍详报大吏。谷存仓有鼠耗,盘量有折减,移动有运费,粜籴守局有人工食用。春粜值有馀,即留充诸费。廉能之吏,遇秋籴值贱,得谷较多,应令详明别贮,备歉岁发赈。”下部议行②。又言民生日匮,请禁烧酒,禁种烟草,禁米谷出洋,并议令佐贰官督民树畜,士绅相度浚水道。又请矫积习,兴人才,谓:“上当以时延见廷臣,别邪正,示好恶。内九卿、外督抚,深信其忠诚无私意者,命各举所知。先试以事,破瞻徇,绳赃私,厚俸而久任著声绩者,赐金帛,进爵秩。尤以六部各有其职,必慎简卿贰,使训厉其僚属,以时进退之,则中材咸处矜奋。”

    乾隆初,疏谓:“救荒宜豫。夏末秋初,水旱丰歉,十已见八九。旧例报灾必待八九月后,灾民朝不待夕,上奏得旨,动经旬月。请自后遇水旱,五六月即以实奏报。”下部议,以五六月报灾虑浮冒,不可行。

    (节选自《清史稿·方苞列传》)

【注】①给旗人做奴仆。②皇上把此事交给相关部门商量去办。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

A. 笃学修内行           笃:认真               B. 圣祖夙知苞文学       夙:一向 

C. 士绅相度浚水道       浚:疏通               D. 赐金帛,进爵秩       秩:秩序

5.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年饥米贵 / 有司请于大吏 / 定值开粜 / 未奉檄不敢擅

B. 年饥米贵有司 / 请于大吏定值 / 开粜未奉 / 檄不敢擅    

C. 年饥米贵有司 / 请于大吏 / 定值开粜未奉 / 檄不敢擅

D. 年饥米贵 / 有司请于大吏 / 定值开粜未 / 奉檄不敢擅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方孝标没有死的时候,皇帝就把他的儿子方登峄等人远戍边疆。方苞以及那些和这个案子有牵连的,都免除死罪,判入旗藉。

B. 关于国家粮仓存粮的问题,方苞认为应当因地制宜,遇到米价上涨,应及时开仓卖米,然后再上报。

C. 方苞提出,皇上应定时在朝廷上接见大臣,当面奖善罚恶,提拔有才的臣子,对六部的官员就要奖赏。

D. 方苞曾说老百姓生活日益匮乏,请求禁止酿酒,禁止种烟草,禁止粮食出洋,并且让州县的副职官员督促老百姓种植养殖,当地士绅帮忙疏浚河道。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名世与苞同县,亦工为古文,苞为序其集,并逮下狱。(5分)

                                                                                       

(2) 旧例,报灾必待八九月后,灾民朝不待夕,上奏得旨,动经旬月(5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11分)                                                                                                                                                                                                                                                                                      

浣溪沙    (宋)朱敦儒①

雨湿清明香火残,碧溪桥外燕泥寒。日长独自倚阑干。

脱箨②修篁初散绿,褪花新杏未成酸。江南春好与谁看。

【注】①朱敦儒(1081-1159),洛阳人,“南渡以词得名”,此词作于流落江南之时。②箨:竹笋的壳皮。

8.从词的上片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做简要的分析。(5分)


9 .古人认为“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词下片。(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思一致。 

(2)《阿房宫赋》中总括秦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神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三、四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温 暖    张国平

宾馆很小,隐匿在高楼林立的城市边缘一条狭窄拥挤的小巷里,如同相貌平平的我,很不起眼。恰逢又是淡季,生意更显得冷清。

门“吱呀”一声响,探出一个脑袋,面色灰黄,宽边眼镜后是中年男人不应有的胆怯的眼神。

“有房间吗?”男人的声音很低,低得我几乎难以听清。“有。”我敷衍着。“多少钱一间?带卫生间的。”男人问。我没有抬头,语音里却带着刺:“那叫标准间,80元。”门又“吱呀”一声关上,夹着男人一句话的尾巴:“太贵了!”“贵?如果是旺季最低也要120元。”知道他也不是什么料,我的头埋在杂志里说。

“吱呀”又一声,重新探出那颗圆圆的脑袋:“能便宜吗?”我有些不耐烦,拖着长腔说:“已经是最便宜了。”男人叹一口气问:“买一个床位行吗?”我有些好笑,抬头把目光盯在男人那神色紧张的脸上。“行吗?”男人重复着问。我说:“不行,现在住宾馆哪有定单张床位的。”男人的脸有些微红:“你看看,我——我带的钱不多。照顾一下吧。”男人一脸的真诚,语气可怜兮兮的。我的心有些软,不置可否地望着他。“照顾一下吧,妹妹,我从县城来,这么晚了实在没法回去。”男人诚恐地望着我,像一个等待宣判结果的犯人。我抬头望望大厅里挂的钟,已经是十点过五分了。我问:“六十块钱也拿不出来?”男人耷拉下头,嘟噜:“实在紧巴,看病花完了。”我无奈地摇头说:“好吧。”我知道自己背着老板自作主张的后果,日后查出来轻者罚款,重者辞退,但我几乎没有犹豫就答应了,因为刹那间男人那张酸楚的脸突然让我想起出外打工两年多没回家的哥哥。我问:“明天天亮前能离开吗?”男人的头如啄米小鸡:“能,能。”我说:“好吧!”准备带他上楼。

男人孩子似地朝门外兴奋地招手,进来进来。门口出现一个少气无力病怏怏的女人。我吃惊:“这是?”男人嘿嘿地说:“媳妇,我媳妇。”“你们两个人?”我为难地问:“不是要一张床位吗?”男人忙解释:“就要一张床位。妹子,我们保证俩人只睡一张床,另一张不碰一指头。”女人也期期艾艾地乞求:“行吗,妹子?”

其实我也是准备把男人安排在二楼只一张床的值班室的。二楼整层被改造成会议室后,那间值班室临时空着。既然这样,我就偷偷领他们上去。一进门男人东张西望,找什么东西似的。“没卫生间呀。”男人语气里有些不满。原本想男人会感激我的,却这么说。我拿眼狠狠地剜男人:“这还不够吗?想砸我的饭碗?”男人突然意识到他的话刺激了我,马上赔着笑脸说:“你不知道呀妹子,你嫂子晚上总上厕所,没有厕所很麻烦的。”我这才注意到女人那一直捂在肚子上的手。女人满脸的歉疚:“大妹子,都怪俺这不争气的肚子。”我心里突然一阵酸楚。

我只好冒更大风险偷开了标准间。男人刚想开口谢我,我竖食指在嘴边,做了个别说话的手势,低声说:“别忘了天亮前离开。”男人抓住我的手使劲摇晃,眼睛里一片潮湿。

天刚蒙蒙亮,我就蹑手蹑脚催他们离开,但人已经不在了,床铺却整齐如初。床柜上有一张很小的纸条:我们走了,床铺没动,我们睡在地毯上。谢谢你大妹子!

第二年春天,娘突然病重,哥哥被迫从外地赶回来,也催我回家去看娘。半年多没回家,再见娘已经是奄奄一息了,我的泪涌满了脸。娘伸出枯枝般的手扯着我,嘴巴翕动着却没有说出话。哥哥说,娘最放心不下的是你的婚事,老大不小的也该成个家了。婚事也是我最头疼的,作为边缘人,乡下的城市人、城市的乡下人,处在两难境地。姐姐说她为我瞅了一个,只是年岁大了些,抓紧时间谈谈,了却娘的心愿吧。婚事竟成了娘临终前的包袱,我沮丧到了极点。谈就谈吧,把娘送终了再散。抱着这种心态,我跟姐姐去了她的家。姐姐跟男方约好,这天下午我们见面。

刚刚吃过午饭,姐姐就迫不及待地到门口张望,第四次返回后兴冲冲地对我说:“来了来了,人家来了。”我却满不在乎地说:“来了就来了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推门进来的是一张熟悉的面孔,灰黄的脸,宽边的眼镜。“是——你?”我们异口同声吐出两个字,脸上写满了惊讶。我满脸通红,转身躲进了里间。姐姐追进来羞愧地说,他结过婚,媳妇得病死了,怕你不愿意,事前瞒着你。

我的眼前反复浮现着那天他在宾馆搀扶媳妇上楼的情景。明媚的春光透过格子窗洒在我的脸上,痒痒的。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 小说中的“我”是一个边缘人,——“乡下的城市人、城市的乡下人”。但“我”并没有自卑自贱,而是凭自己的双手顽强而艰难地为理想奋斗着。

B. 文中写到男人“胆怯的眼神”,并不说明男人真正胆怯,而是因为不熟悉城市生活的局促和没有足够住宾馆的费用的窘迫。

C.“男人诚恐地望着我,像一个等待宣判结果的犯人”,句子内涵丰富,既有祈求住下、盼望少收钱的心理、也有对不起生病妻子的自责。

D. 小说采用反衬的手法,开始时,用文中“我”的冷淡和嘲讽,衬托了那对夫妻的忍让,使读者增添了对这对不幸夫妻的同情。

E. 小说文笔质朴,生动的人物对话真实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刻画了人物的形象,使读者从对话中领悟到了人物心理的变化。

(2)小说题目“温暖”,在文中有什么具体体现?(6分)


(3)文中“我”的性格特点有哪些?试作简要概括。(6分)


(4)小说最后一段,对相亲结果已有暗示,请结合全文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理解和依据。(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4)题。(25分)

忠义奇男子杨小楼

杨小楼(1878-1938),原名杨三元,又名杨嘉训,出身于梨园世家。是与梅兰芳、余叔岩并称为京剧“三贤”的代表人物,有一代“武生宗师”之誉。

1890年,四十七岁的杨月楼就因病亡故了。杨月楼临终之际,将自己的三儿子杨小楼托付给自己的换帖结义兄弟谭鑫培,并让儿子拜在谭鑫培膝下为义子。

幼年丧父的杨小楼,八岁那年进入了小荣椿科班。为二科“春”字辈学生,排名“春甫”,与叶春善同科。小荣椿科班的班主杨隆寿给他开蒙,教他的第一出戏是《淮安府》。十一岁那年就登台演出《锤换带》里的高怀亮。

他身材瘦长,比同龄人个子要高,站在台上不好看,在科班里演戏,大家都曾瞧不起他,嫌他站在台上难看,又嫌他吃得多,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叫“象牙饭桶”。但是小楼平时为人亲和,态度良善,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他并不是不放在心上,而是将自己被人嘲笑的事情埋在心里,从不外露。因为人前受人轻视,所以人后练起功来更有着十分的倔强劲儿。变声期嗓子没有恢复,他就跑龙套积攒上舞台的经验。个子太高站在舞台上不好看,他就反复思考如何解决自己身高臂长舞台上动作不好看的弊病。

成长中的杨小楼,走出了少年丧父的哀痛,在刻苦练功中渐渐成长起来。他跟随杨隆寿、姚增禄、杨万青等认真学艺,后来又在谭鑫培的帮助之下拜上了俞菊笙为师。

十七岁出科以后,杨小楼演出于京、津两地,二十四岁以后搭“宝胜和”班,谭鑫培又提携他进入“同庆班”,名气越来越大,杨小楼逐渐成为挑大梁的武生演员。

1906年,二十九岁的杨小楼被清宫昇平署以“民籍教习”挑选入宫,成为了内廷供奉。

杨小楼进宫首演的戏是《长坂坡》,杨小楼演出赵子龙就有“长坂坡前活赵云”之誉,加上进宫给西太后演戏,战战兢兢但是却分外卖力。这一亮相,引起了慈禧太后的注意和喜爱。

一次杨小楼在宫里演戏时耍珠子,不小心将戏台角上放置的檀香木架子损坏了,慈禧太后见此即传唤杨小楼见驾。众人都悄悄地替杨小楼捏了一把汗,因为慈禧太后的脾气的确是不好摸。谁知慈禧太后竟和颜悦色地问询他为什么会出此差错,杨小楼说自己是连演四出戏,加之身体近来不好,体力实在难以支撑。慈禧听罢面上显露出痛惜之色,遂让杨小楼以后演出不要连续演这么耗费体力的大戏。不但没有丝毫责备,还额外多赏赐了银两。

慈禧太后喜欢看自己的戏,那是作为一个内廷供奉的艺人的最高荣誉,杨小楼没有因为频频上戏而有丝毫的骄傲。慈禧太后看戏之后常有重赏,杨小楼更没有因为慈禧太后的恩宠而感到丝毫的虚荣,相反却是充满了恐惧。谁不知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几番思索之后,压力越来越大的杨小楼决定选择弃艺出家、隐名避祸,来保全身家性命。杨小楼在北平西便门外的白云观挂单出家,当了道士,自号“超范子”。

抗日战争期间,杨小楼积极参与赈济灾民、慰劳将士的义务戏的演出。演这些戏,杨小楼要么不计报酬,要么分文不取。1936年,伪冀东政府的长官大汉奸殷汝耕在通县为过生日举办堂会,抛出重金邀请杨小楼,杨小楼不为所动,以“不当亡国奴”为由严厉拒绝。虽面临着抄家丧命的威胁,然面不改色,不加让步,最后殷汝耕只得强行让杨小楼的外孙刘宗杨代替演出,还无理取闹地扣下了戏箱。杨小楼深知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为了保持自己的民族气节,遂从此产生了不再登台的念头。他为拒与日寇合作,留起了胡须,重披上了道袍。

1937年,国破家亡再次让杨老板披挂演出,他在第一舞台与郝寿臣合作出演《九伐中原》。剧中的英雄姜维到了生命的穷途,念白道:“四十五万铁甲雄兵,只剩下七人五骑……”

姜维此时是英雄末路,是口吐鲜血,涕泪交流。谁会知道,此时的杨小楼竟然也咳出鲜血。这是抱病登台的杨大老板对英雄的呼唤。

1938年2月14日杨小楼逝于北京。这位人间奇男子,一生在舞台上演出英雄,在台下也不是孬种。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站住了是个“人。

(选自《传记文学》,有改动)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起初,身材瘦长、饭量又大的杨小楼并不被同行看好,同行们还嘲笑他为“象牙饭桶”,对此杨小楼从不在意。

B.杨小楼进宫首次给慈禧太后演《长坂坡》时,饰演赵云,杨小楼高潮的演技和卖力的表演,获得了慈禧的肯定。

C.杨小楼有一次给慈禧太后演出时出了点差错,慈禧太后得知是体力透支引起的,就不再让杨小楼演耗费体力的大戏。

D.杨小楼一生充满神奇色彩,如在事业如日冲天之时,曾经先后两次隐姓埋名,出家当道士,以此保全身家性命。

E.得到慈禧的恩宠而不虚荣,面对汉奸威逼而不改色,杨小楼用自己的行动为“富贵不淫,威武不屈”作了注脚。

(2)命运坎坷的杨小楼为什么能够成为挑大梁的武生演员?(6分)


(3)文章标题“忠义奇男子杨小楼”,请分别举一件事例来说明杨小楼的“忠义”和“奇特”的特点。(6分)


(4)对于倒数第二段内容,有人认为多余,可删去;有人认为是重要的内容,不能删去。你对此如何理解?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在端午节即将到来之际,公安机关再次提醒广大市民,外出时一定要锁好门窗,以防不法分子登堂入室行窃。

B.为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经典歌曲《与主同行》编舞并参与领舞的人是长袖善舞、身姿妙曼的孟加拉裔舞蹈家。

C.“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王凡楚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

D.风骨不仅是文艺批评的一个标准,也代表着文艺作品的品质,遗憾的是,近年来,风骨之说颇有些大音希声。

1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据悉,按照全国科技馆免费开放的要求和科技馆设计标准,令黑龙江省科技馆采取“免费不免票”的办法,参观公众须凭有效证件领取“免费参观券”,方可入馆参观。

B.5月9日俄罗斯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了规模盛大的阅兵式,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在此次阅兵式上,俄罗斯展示了T-14“阿玛塔”主战坦克、“联盟SV”新型榴弹炮、等一系列新式装备。

C.随着打车软件“滴滴打车”通过微信支付车费优惠额度的增加,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撒钱”大战再次升级,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导致微信支付系统暂时瘫痪。

D.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使全国人民广泛参与中央及各地区各部门举行的纪念活动,9月3日全国放假1天。这个通知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被转发超过了6万次以上。

15.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在中国父母的字典里,“听话”是一个常用的词。            。             。             。 

            。          。

①这种听话,多数并不是要子女遵从公序良俗,

②人们似乎习惯了高高在上的父母教育子女要听话

③而是无条件服从

④做父母的难免“不适应”,权威受挑战之后也就“任性”起来

⑤因此,一旦颠倒过来,当子女要求父母“听话”时

A. ②①③⑤④         B. ②③⑤④①        C. ①④③②⑤         D. ④①⑤③②

16. 根据前后语境,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填入合适的内容,使语意丰富,前后贯通。(6分)

鉴赏唐诗宋词,是探寻“美”的历程。你可以鉴赏它的“形象美”——形形式式的人物(如不慕权贵、傲岸不羁的高士,            ,如献身边塞、反对侵略的战士),多姿多彩的景物(如惜别的杨柳,             ,失意的落叶,得意的春风),丰富的意象,深邃的意境。你可以欣赏它的语言美——豪放飘逸,            ,朦胧隐晦,悲壮苍凉,清健俊爽。也可以赏析它的“技巧美”——象征比兴,            ,虚实结合,动静相生……人生路上,和诗歌结伴而行,能使我们的心灵充实而富有光辉。

17. 作为科学家,波特尔与罗勒尔曾提出一种激励模式(如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表述这种激励模式。(60字左右)(5分)

 

五、写作(60分)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农夫汤姆养了一群羊。放牧时,他总是放声高唱:“我雪白的羊群啊,多么可爱……”可是,有件事让汤姆感到有些遗憾——他的羊群里还有一只黑羊。汤姆盘算着要卖掉黑羊:“这样我的羊群里就都是可爱的白羊了!”在汤姆的影响下,其他白羊也有些挤兑那只黑羊。

一天,在一场暴风雪中,汤姆与羊群走散了。当暴风雪停息的时候,漫山遍野银装素裹,汤姆四处寻找,哪里还有羊群的影子?这时,汤姆看到远处有一个晃动的小黑点,跑过去,果然是那只黑羊,其他的白羊也在那里。汤姆兴奋地抱起了那只立功的黑羊:“多亏了有你!”

春天,汤姆的羊群里又多了几只黑羊,他的歌声依旧嘹亮:“我的羊群啊,多么可爱……”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5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答案

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 答案 B 张冠李戴。“用农历划分的二十四节气”错,应是用阳历划分。

2. 答案 C 无中生有。小雪、大雪反映的是降水现象,不是气温的变化。

3. 答案  C项,主观臆断。虽然节气反映的是典型北方气候特点,但说南方没有“惊蛰”是错误的(原文无据)。

二、古诗文阅读(19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4—7题。(19分)

4. D秩:官职 

5. A

6. A方孝标已经在此之前死了

7.(1)戴名世和方苞是一个县的人,也擅长写作古文,方苞曾为他的文集作序,因此一并被逮捕入狱。(工:擅长;序:作序;狱:入狱;句意2分)

(2)按照旧有惯例,上报灾情必须等到八九月之后,受灾百姓从早晨已经等不到晚上了,可官员上奏再得到旨意,动不动就要经历一个月。(旧例:旧有惯例;报:上报;旬月:一个月;句意2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5分)诗歌塑造了一个内心悲凉凄苦,落寞怅惘的诗人形象。(2分)清明时节,凄风苦雨,寒气难耐。白日渐长,一个人寂寞的倚着栏杆,这时光怎么过得如此缓慢。天寒人心更寒。(2分)诗人遭遇离乱,故国已亡,流落江南,内心的悲愤凄凉由此可见。(1分)(亦可从人物塑造手法上分析)

9.(6分)乐景衬悲情:下片一、二句写景,刚脱去壳皮的修竹,正散发出嫩绿之色;刚褪去花瓣的新杏,酸味未成。如此的江南美好景象给谁赏看呢?诗人以江南的美好来抒写故国(北宋)灭亡之悲情。(乐景,哀情每点3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 徏罚臧否,不宜异同。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1)答案BE解析: A项,“为理想奋斗着”依据不足;C项,“对不起生病妻子的自责”无中生有;D项,“小说采用反衬的手法”错。

(2)答案:①“他”对妻子的照顾,让人感到温暖;②“我”被“他”的真诚打动,提供方便,送了温暖;③夫妻睡地毯、留纸条,回报了温暖。④母亲对我婚事的牵挂,我的相亲也都体现了温暖。

(3)答案:①直率;②有爱心;③孝顺。

(4)答案:“我”同意婚事。原因:①我相貌平平,只是个打工妹。②他对妻子的照顾,让我有好感。③了却娘的心愿。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1)答案B(3分),E(2分),ACD(不给分)。

(2)答案①得到了著名武生杨隆寿的教导。②自身的刻苦练功,且善于取长补短,总结经验。③得到了谭鑫培的提携。

(3)答案:忠义:面对汉奸殷汝耕的威逼和金钱的诱惑,杨小楼没有演出,表现了他坚贞的民族气节,做到了对国家民族的忠诚和对正义的坚持。

奇特:面对慈禧太后的恩宠,杨小楼没有产生虚荣心而迷失自己,而是保持了清醒的认识,选择弃艺出家,隐名避祸的做法。

(4)【观点一】是重要的内容,不可删去。①这一段主要写杨小楼饰演英雄末路的姜维,姜维九伐中原的事迹,表现了姜维对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杨小楼通过饰演姜维表达了他对国家民族的忠诚之心,并以此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抗战报国的决心,强化了文章的主旨;②前面两次写了杨小楼为个人安危而采取了出家避祸的事件,而这一段的内容写杨小楼为了国家危亡而不再顾及个人安危,进一步丰富了杨小楼的形象。(言之成理即可)

【观点二】多余,可删去。①前面通过杨小楼为抗战义演和拒绝殷汝耕事件的对比已经鲜明地突出了杨小楼爱国、报国的形象,饰演姜维的内容主要表现杨小楼报国的形象,与前面的内容重复;②这一段的内容不是直接表现杨小楼的爱国情怀,而是曲折委婉地表现杨小楼的爱国情怀,增加了读者理解的难度。(言之成理即可)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C(A.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到深,循序渐进,达到很高的水平。此处望文生义,该词与入室行窃无关。 B. 长袖善舞:袖子长,有利于起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贬义词褒用。C.入木三分:形容书法极有笔力。也比喻见解深刻。此处用到了后一个义项,正确。D.大音希声: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是无声之音,即达到极致的东西是不可捉摸的。与句子要表达的语意不符。)

14. B(A缺主语,去掉“令”;C句式杂糅;D成分赘余,去掉“以上”。)

15. A

16.答案:如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  思念的圆月   沉郁顿挫   渲染烘托(言之成理,其他答案亦可)

17.答案:用激励激发努力,如果又有正确的方向和必备的技能,势必产生绩效,而公平地评价绩效又能使人感到满足,从而形成自觉的努力。

六、作文(60分)

参照评分标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方苞字灵皋,是江南桐城人。知识渊博,修身谨行,攻读古文,从他还是诸生时,就已经闻名于时了。康熙三十八年,中举人。康熙四十五年时,会试考中,准备参加殿试,听说母亲病了,就回家侍奉。康熙五十年,副都御史赵申乔弹劾戴名世所著的《南山集》、《孑遗录》里有大逆不道的话,弹劾的奏章里涉及到方苞的族祖父方孝标。戴名世和方苞是一个县的人,也擅长古文,方苞曾为他的文集作序,因此一并被逮捕入狱。康熙五十二年,案件审结,戴名世判斩首。方孝标已经在此之前死了,就把他的儿子方登峄等人远戍边疆。方苞以及那些和这个案子有牵连的,都免除死罪,判入旗藉。康熙向来就知道方苞的文采学识,大学士李光地也举荐方苞,康熙就把方苞调到南书房。不久,改任蒙养斋,编校御制乐律、算法等书。康熙六十一年,命令他担任武英殿修书总裁。

方苞常常上书言事,曾说:“平常官仓的米谷按定例储存七成,卖出三成。南方各省地势低,多潮湿,存粮卖粮多少,应当因地制宜,不一定拘泥定例。年成不好,米价昂贵,有关部门请示上级,按既定价格卖米,没有上级命令,不敢擅自行动。从此之后,各州各县遇到粮价贵时,应当立即下令按既定价格卖米,然后再详细地汇报上级。粮食存在仓库里会因老鼠偷吃而消耗,数量会有减少,运送粮食要花运费,卖米买米看守粮仓要支付人工伙食费用。春天粮价高时卖粮,(多出来的钱)就留下来充当以上各种费用。廉洁有能力的官吏,在秋天买进的粮食价格低,得到的谷物多,应当让他们详细注明另外存放,以备荒年开仓赈灾。”皇上把方苞的意见交给有关部门商议实行。方苞又曾说老百姓生活日益匮乏,请求禁止酿酒,禁止种烟草,禁止粮食出洋,并且让州县的副职官员督促老百姓种植养殖,当地士绅帮忙疏浚河道。又请求改变积久的陋习,举荐人才,(上书)说:“皇上应当按时接见大臣,分辨忠奸好坏。那些忠诚无私的朝内九卿大臣,朝外封疆大吏,让他们各自举荐了解的人。先让那些人做事,破除照顾(亲近之人)和徇情之事,制裁贪赃枉法,对那些任职很久有好名声政绩的,赐给他黄金布帛,加官晋爵。尤其是因为六部各有职责,必须谨慎选用州县长官和副职,让他们能教导好下属,按时进退,那么普通官员都会努力勤奋的。”

    乾隆初年,上书说:“救荒工作应该预先准备。夏末秋初之时,是发大水还是干旱,已经能看到十分之八九了。按照旧有惯例,上报灾情必须等到八九月之后,受灾百姓从早晨已经等不到晚上了,可官员上奏再得到救灾命令,动不动就要经历十天一个月。请求今后遇到水灾旱灾,五六月份就按实情上报。”皇上发到有关部门商议,因为五六月份报灾考虑到虚浮不真实,不能实行。



语文学习  http://www.yggk.net/chinese/
中考招生信息网    懒人考试网    www.yggk.net             [责任编辑:yggk]
懒人考试网 |   考试专题 |   高考网 |   高考导航 |   懒人学习网 |   雨竹林中考网 |   阳光学习网 |   雨竹林文档网 |   中考招生信息网 |   网站地图

  阳光考试网手机版   一起文库网   懒人考试网

本站非官方,公益免费学习,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网公布为准!备案许可证件号:闽ICP备11025842号-3

Copyright 2023 阳光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