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一中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考语文试题

懒人考试网    来源: 阳光学习门户      2024-03-16         

本站非官方网站,信息完全免费,因信息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具体请以官网公布为准!
天水一中2012级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考试题
语文
命题:卫华琳  杨霞      审核:谢黎
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1---3小题
中国新诗为何处境“尴尬”
①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从商周的四言,到楚骚汉赋、汉魏乐府、隋唐律绝和宋词元曲,可谓灼灼其华,蔚然大观。千百年前的黄钟大吕,至今犹萦绕在苍穹。然而中国新诗在诞生近百年后的今天,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它既没能与国际接轨,又与中华古典诗词曲赋的优良传统脱节、断裂,割断了传承关系,令广大读者望其兴叹,最后只好弃之而去。中国新诗为何会处境“尴尬”呢?
②首先,是由白话新诗至今未能构建审美规范更无法达成审美共识造成的。无论是《诗经》中的“风雅颂”,还是楚辞、乐府、律诗、宋词、元曲……不论其诗体形式怎么演变,但都是讲究韵律的,作品都具有节奏美、旋律美和韵式美。由于白话“新诗”“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胡适《谈新诗》)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自其诞生以来,便成为其发展的严重弊端和障碍。
③其次,是由某些诗人一味地强调诗体形式而忽略主题思想造成的。诗歌是文学形式美的一种体现,但形式美只是诗歌的美丽外衣而已。过分地强调诗体形式,从而否定主题思想的意义,如近年来所谓的技术主义、玄学派、立体主义、构成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等,就像失去了土壤的禾苗一样,必将枯萎。
④最后,是由当代诗人在商品经济时代的退缩和自闭造成的。同古典诗词曲赋相比,当代诗歌在题材内容方面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其一,迫于现实社会生存的巨大综合压力和人类因物质文明进步而带来的精神困惑,当代诗歌的内容越来越局限于私人性的东西,正日愈失去处理重大社会题材的艺术能力,这就使得它日愈减少获得公众关注的机会,而只有在少数未被现代社会物质化的心灵当中获得知音;其二,随着诗人们从社会文化中心退却,科技英雄和商业英雄、娱乐英雄取代了艺术家的中心地位,诗歌越来越被推挤到社会的边缘,诗人们成了一个不被社会关注的自我封闭、自我肯定、自我满足、自我安慰、自我陶醉的奇怪群体,这更加加剧了他们的自闭倾向;其三,当诗人们精神的价值已经从崇高、纯洁、美好、自然过渡到了喧嚣、乐趣、庸俗、时尚的方向,于是平庸困扰着诗歌界,诗歌的阵地越来越虚弱。
⑤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国新诗只有志存高远,发扬其应有的精神文化提升作用,既在主题内容方面深度切入自己的时代,又在诗艺表现方面继承并发扬光大中华传统诗词曲赋艺术,随时代、社会、语言的变化而不断创新改进,让中国新诗界尽快构建审美规范并早日达成审美共识。这样,中国新诗才能够既有技艺的美感,又有时代的气息,还有历史文化的内涵,并因此而融入中华诗歌的历史长河之中,从而有机会成为新时期的经典诗歌作品而流传于世。(选自《长空诗话》,有删改)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新诗在题材内容方面的变化的一项是 (  )
A.中国新诗越来越局限于私人性的东西,很少关注社会问题。
B.中国新诗越来越狭隘,不能反映社会的主流。
C.近年来出现了技术主义、玄学派、立体主义、构成主义等。
D.质量上乘的诗歌越来越少,多数诗歌内容平庸。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新诗处境“尴尬”的原因的一项是 (  )
A.白话新诗至今未能构建审美规范,更无法达成审美共识。
B.科技英雄和商业英雄、娱乐英雄取代了艺术家的中心地位。
C.某些诗人一味地强调诗体形式而忽略主题思想。
D.当代诗人在商品经济时代的退缩和自闭。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中华古典诗词曲赋曾经有过许多令人骄傲的绚烂与辉煌。
B.白话新诗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作者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C.在当今商品经济时代,能忠实地坚守诗歌阵地的人越来越少,诗歌的发展江河日下。
D.中国新诗只要注重与时代结合,并继承发扬传统诗词曲赋的艺术,就一定能够改变其“尴尬”处境。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小题。
韦安石,京兆万年人。曾祖孝宽,为周大司空、郧国公。祖津,隋大业末为民部侍郎,与元文都等留守洛,拒李密,战于东门,为密禽。后王世充杀文都而津独免,密败,复归洛。世充平,高祖素与津善,授谏议大夫,检校黄门侍郎,陵州刺史,卒。父琬,仕为成州刺史。
安石举明经,调乾封尉,雍州长史苏良嗣器之。永昌元年,迁雍州司兵参军。良嗣当国,谓安石曰:“大才当大用,徒劳州县可乎?”荐于武后,擢膳部员外郎,迁并州司马,有善政,后手制劳问,陟拜德、郑二州刺史。安石性方重,不苟言笑,其政尚清严,吏民尊畏。
久视①中,迁文昌右丞,以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兼太子左庶子,仍侍读,寻知纳言事。时二张②及武三思宠横,安石数折辱之。会侍宴殿中,易之引蜀商宋霸子等博塞③后前,安石跪奏:“商等贱类,不当戏殿上。”顾左右引出,坐皆失色,后以安石辞正,改容慰勉。
睿宗立,授太子少保,改封郇国,复为侍中、中书令,进开府仪同三司。太平公主有异谋,欲引安石,数因其婿唐晙邀之,拒不往。帝一日召安石曰朝廷倾心东宫卿胡不察对曰太子仁孝天下所称且有大功陛下今安得亡国语此必太平公主计也。”帝矍然曰:“卿勿言,朕知之。”主窃闻,乃构飞变,欲讯之,赖郭元振保护,免。迁尚书右仆射兼太子宾客、同三品,俄罢政事,留守东都。
会妻薛怨婿婢,笞杀之,为御史中丞杨茂谦所劾,下迁蒲州刺史,徙青州。安石在蒲,太常卿姜皎有所请,拒之。皎弟晦为中丞,以安石昔相中宗,受遗制,而宗楚客、韦温削相王辅政语,安石无所建正,讽侍御史洪子舆劾举,子舆以更赦不从。监察御史郭震奏之,有诏与韦嗣立、赵彦昭等皆贬,安石为沔州别驾。皎又奏安石护作定陵,有所盗没,诏籍其赃。安石叹曰:“祗须我死乃已。”发愤卒,年六十四。开元十七年,赠蒲州刺史。天宝初,加赠左仆射、郇国公,谥文贞。二子:陟,斌。       (《新唐书》)
【注】①久视:唐代年号。 ②二张: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二兄弟。③博塞:博戏,下棋的一类的游戏。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后王世充杀文都而津独免             免:幸免
B.后手制劳问,陟拜德、郑二州刺史     陟:登高
C.时二张及武三思宠横                 宠:恃宠
D.主窃闻,乃构飞变                   构:设计陷害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组是(3分)                         (    )
A.帝一日召安石曰/朝廷倾心东宫/卿胡不察/对曰/太子仁孝天下/所称且有大功/陛下今安得亡国/语此必太平公主计也
B.帝一日召安石/曰朝廷倾心东宫/卿胡不察/对曰太子/仁孝天下所称/且有大功/陛下今安得/亡国语此必太平公主计也
C.帝一日召安石/曰朝廷倾心/东宫卿胡不察/对曰/太子仁孝/天下所称/且有大功/陛下今安得亡国语/此必太平公主计也
D.帝一日召安石曰/朝廷倾心东宫/卿胡不察/对曰/太子仁孝/天下所称/且有大功/陛下今安得亡国语/此必太平公主计也
6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本文叙述了韦安石人生的起伏,有平步青云的时光,辅佐过武后、中宗、睿宗,晚年因得罪小人而一再遭诬陷,最后忧愤而亡。
B.韦安石为人刚正不阿,对倚仗武后宠信而胡作非为的武三思及张易之二兄弟,他也毫不留情,多次指责羞辱他们。 
C.雍州长史苏良嗣器重韦安石,向武后举荐他,韦安石被任命为膳部员外郎,他为官有政绩,朝廷经过长期的考察,最终提拔他为文昌右丞。
D.太平公主准备谋反,想要拉拢韦安石,因韦安石拒绝了她,并且得知韦安石在睿宗那里揭发她的阴谋,于是想要审讯他。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顾左右引出,坐皆失色,后以安石辞正,改容慰勉。
                                                                                   
(2皎又奏安石护作定陵,有所盗没,诏籍其赃。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小题。(11分)
闻砧① 
孟郊
杜鹃声不哀,断猿②啼不切。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
杵③声不为客,客闻发自白。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悲。
【注】①砧:古代妇女捣衣用的砧板。②断猿:即断肠之猿。③杵:古代妇女捣衣用的棒槌。
8.“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语言浅白,内涵丰富,请联系下文作简要赏析。(6分)
9.后四句主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5分)
(三)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1分)
10.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                     ,             ,
                         。”
(2)李商隐《锦瑟》中以乐器来起兴的两句是“             ,              ”。
(3)贾谊在《过秦论》中分析秦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且是文章中心论点的一句是“                    ”。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11---14小题。(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科学巨人玻尔
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物理学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激烈的辩论很快就变成了一场爱因斯坦与玻尔之间的“决斗”。这场辩论在三年后的第六届索尔维会议上战火再续,玻尔获得胜利,他所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因此获得了大多数物理学家的认同,他们对量子力学的解释也被奉为正统解释。这次辩论就是著名的“爱因斯坦一玻尔论战”,有人称之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
爱因斯坦和玻尔这两位科学巨人的背后,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一相对论和量予力学。他们的争论旷日持久,几乎所有理论物理学家都被吸引并参与进来,乐此不疲。尽管两人的科学理论和思想观点始终没能调和,但他们却结下了长达数十年的友谊。玻尔高度评价他与爱因斯坦的学术之争,认为它是自己“许多新思想产生的源泉”。爱因斯坦也称赞说:“很少有谁像玻尔那样,对隐秘的事物具有如此敏锐的直觉,同时又兼有如此强有力的批判能力。他是我们时代科学领域伟大的发现者之一。”
与爱因斯坦更个性化的独自研究不同,玻尔周围聚集着许多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不但有革新的勇气,更是一位伟大的伯乐。他为量子物理学培养和组织了一支创新发展的队伍,人们称之为“哥本哈根学派”。后来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玻恩、海森伯、泡利以及狄拉克等都曾是其主要成员。
哥本哈根学派活动的大本营就是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该所是玻尔在1917年申请,并于l921年正式成立的。他以著名科学家的身份为研究所作担保,筹集了大量资金。在任所长的40年间,他以特有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青年才俊,使研究所成为当时全世界最重要、最活跃的量子力学研究中心。这里先后培养了600多名物理学家。玻尔使这个科学家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力量发挥到极致,形成了以集体讨论和自由探索为特征的研究风格。他还经常在此举办非公开的小型年会,邀请各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出席,相互学习,启发交流。这里没有论资排辈,只有挑战与争鸣,形成了富有激情和活力、不断进取的学术精神,人们誉之为“哥本哈根精神”,这种精神至今仍在科学研究领域受到推崇。量子力学每前进一步,或多或少都与这个学派科学家的合作研究有关。可以说,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个科学学派应有的优秀特质。
希特勒上台后,玻尔以访问德国为名,暗地调查德国科学家的安全情况,然后设法把可能受到迫害的犹太科学家转移到安全地方。他还积极创立和参加丹麦救援组织,尽力帮助逃到哥本哈根的科学家与其他难民。
德国纳粹控制丹麦后,玻尔起初留在国内,与抗敌组织保持密切联系。他一贯的不合作态度,令纳粹非常恼火。1943年玻尔受到纳粹分子的威胁,他冒险出逃,历尽艰险,辗转到达美国。在美期间,为抗击法西斯,他曾参加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在研制过程中,他就考虑到这一研究成果对未来世界的影响,并曾多次接触英美首脑,建议他们及早与苏联达成控制原子武器的协议,但没有成功。
二战后,玻尔积极倡导和实施国际间的科学合作。l957年,美国福特基金会将第一届“原子为了和平”奖授予玻尔,以表彰他“在全世界迫切需要的原则上,以友好的精神进行科学探索,在和平利用原子能以满足人类需要方面作出了榜样”。
                                          (摘编自邹丽焱《玻尔传》)
1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爱因斯坦与玻尔在争鸣中惺惺相惜,爱因斯坦高度评价玻尔的贡献,玻尔也感念爱因斯坦的支持,他们之间建立了长久的友谊。
B.玻尔以自己创办的研究所为平台,通过邀请各国科学家前来交流学习,使团队的成员能有机会博采众长,不断发展量子力学理论。
C.玻尔敏锐察觉到纳粹将要对犹太人实施迫害,及时转移了大批犹太科学家,后来还亲自参加了丹麦的抗敌组织,反对纳粹暴行。
D.玻尔不但有科学家的直觉,也不乏政治家的远见。他预感到核武器的危害,试图尽力说服各大国首脑达成禁止使用核武器的协议。
E.玻尔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为科学技术的国际间合作及和平利用原子能作出了卓越贡献,并获得了“原子为了和平”奖。
12.为什么玻尔和爱因斯坦的论战被称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6分)
                                                                
13.文中说:“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个科学学派应有的特质。”,请结合材料分析哥本哈根学派具有哪些“优秀特质”。(6分)
                                                                
14.玻尔“特有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8日进入第二天。中方首席气候谈判代表苏伟表示,发达国家目前承诺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的应对气候变化援助资金,实在是杯水车薪
B.景点涨价如果超过广大游客的承受能力,将很可能是一种慢性自杀,景点则成了游客望尘莫及的“城市精品店”。
C.商务快车一直致力于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行业,十一年的栉风沐雨,商务快车已经足够的强盛,为众多的企业带来商机,是企业应对金融寒冬最有效的利器。
D.《百佳专辑》主编马世芳说:“老实说当初真的是想抛砖引玉。结果我们1994年抛的砖,却成了秦砖汉瓦,还是没人接着做。”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测量结果显示,水城威尼斯的历史老城区正在缓慢地持续下降,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气候变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
B.步入天目湖山水园景区,游客们在世外桃源般的乡村田园,领略完全不同的江南乡土风情和特色民居建筑。
C.“天下第一村”华西村328米高的“空中新农村”大楼豪华程度令人惊叹,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慕名而至的游客。
D.1972年中美两国领导人共同商定的《上海公报》,为40年后、甚至未来的中美关系定下了扩大共识、承认分歧、加强合作的准则。
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回首往事,有多少事想做而未做。瞻望前程,还有多少事准备做。未完成是人生的一种常态,也是一种积极的心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积极进取的同时也保持着超越的心境。
①无论死亡何时到来,人生永远未完成
②当然,如果一个人在未完成的心态中和死亡照面
③但是,只要我们认识到人生中的事情是永远做不完的  ,
④那么,我们就会在生命的任何阶段上与死亡达成和解
⑤如果一个人感觉到活在世上已经无事可做,他的人生恐怕就要打上句号了
⑥他又会感到突兀和委屈,乃至死不瞑目
A.②⑥③①④⑤     B.②⑤⑥④①③     C.⑤②⑥③①④     D.⑤⑥②④③①
18.请简要概括下面这则消息的内容。(不超过25字)(5分)
中国奥委会昨天透露,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正式向中国奥委会提出申办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申请。中国奥委会正式同意以北京市名义提出申办,并已于11月3日正式致函国际奥委会。去年年底,张家口方面便透露出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兴趣。离北京200公里之隔的张家口有着完善的滑雪场,冬季白天气温多保持在-10℃左右。  
而承办过夏季奥运会的北京则拥有一定的经济和场馆基础,以及足够的办赛经验,两座城市互为补充。
此外,北京的雾霾天问题也是北京申办的一大劣势。如何有效治理大气污染,还北京一片蓝天,让运动员们、老百姓们能够在清新的空气下比赛、生活,这些都是北京必须做出的承诺。
答:                                                                         
19.阅读下面这幅公益广告画(主体是一双一次性筷子,背景是一片沙土),根据要求答题。(6分)
 

(1)请为这则广告画拟写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字)(3分)
                                                                                    
(2)请简要评价这幅公益广告画的创意。(3分) 
                                                                                     
五.写作(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宋代大儒程颢说:“良知良能皆无所由,乃出于天,不系于人。”
“天理良心”,成为中国人数千年来恪守的做人准则;“丧尽天良”,则成为民间社会谴责穷凶极恶者的首选贬义词。
社会的良心,是浊世泥流中的一眼清亮山泉,是精神沙漠中的人文绿洲,是昏昏长夜里唯有的一声有骨质的呐喊。
阅读上述材料,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可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将选项带入原文进行仔细的辨识,做出判断取舍。由第③段可知C项不是新诗内容方面的变化,是说新诗形式多样,反映新诗注重形式。所以选C。
2.B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从文中找到论述中国新诗处境“尴尬”的原因的相关语段,由第④段可知,B项描述的只是一个客观背景,主要原因在于在这个客观背景下诗人们的自闭。所以选B。
3.D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根据文中作者的观点来分析选项的推断是否正确,由第⑤段可知,D项中“就一定能够改变”说法太绝对。所以选D。
4.B  由原文上下句大意内容可知,B项, 陟,晋升,进用。所以选B。
5.D  试题分析:断句时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段,把握语段的基本意思,然后充分利用各种标志词及句式特点断句。具体做法,可以找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找虚词(如句首语气词、句末语气词、句首关联词、句首时间词等),找对话(注意曰、云、言等词),找修辞(如对偶、反复之类),找固定结构(如“是以”、“以故”等),找对称句式。本题所给文段从内容来看 “一日”“安石”“朝廷”“东宫”“太子”“仁孝”“天下”“陛下”“太平公主”“大功”都是名词;“倾心”“不察”“安得”“亡国语”都可以看作是一个词,这些都可以作为断句的依据,而“曰”更是断句的标志。故D符合。
6.C   由注释可知,“久视”是年号,而不是“长期的考察”。所以选C。
7(1)韦安石回头召左右的人把蜀商宋霸子等拉出去,在座的都大惊失色,武后因为韦安石言辞正直,就改变面色安抚他。
(2)姜皎又上奏韦安石在建修定陵时,偷盗私藏财物,朝廷下诏追查他的赃款。
试题分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1)句中“顾”,回头看;“左右”,左右的人;“引出”,拉出去;“坐”通座;“以”,因为;“改容”,改变面色。(2)“有所”,有……的财物;“盗没”,偷盗、贪没;“籍”,登记,追查。
参考译文:
韦安石,京兆万年人,曾韦孝宽是北周大司空、郧国公。他的祖父韦津,在隋炀帝大业末,做过民部侍郎。与元文都等在洛阳留守,抵抗李密军队战于东门外,兵败,被李密俘获,到王世充杀元文都等,韦津独免于难。后来,李密战败,韦津回到洛阳,此时,王世充被平定,唐高祖与韦津有旧交,授予韦津谏议大夫、检校黄门侍郎之职。后来外任陵州刺史,去世。韦安石的父亲韦琬,做过成州刺史。
韦安石考明经科而中举,授乾封县尉。雍州长史苏良嗣很看重他。永昌元年任雍州司兵参军,苏良嗣当时是文昌左相,他对安石说“:大才须大用,何必在州县事务上徒劳呢。”苏良嗣特意向武则天推荐韦安石,于是拜为膳部员外郎、升并州司马。有政绩,武则天亲书诏令慰问韦安石,又提拔先后任德、郑二州刺史。韦安石性格持重,少言笑,为政清廉严肃,他所在的地方官吏百姓都敬畏他。
久视年(700),升迁文昌右丞,不久拜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兼任宰相)兼太子左庶子。当时,张易之兄弟和武三思皆恃宠滥用职权,肆无忌惮。韦安石多次挫败了他们的傲气。有一次,武则天曾在内殿赐宴,张易之引来四川商人宋霸子等数人,在宴前博戏。韦安石跪奏:“蜀商等贱类,不应该登赴此筵。”韦安石回头召左右的人把蜀商宋霸子等拉出去,在座的都大惊失色,武后因为韦安石言辞正直,就改变面色安抚他。
睿宗即位,拜韦安石为太子少保,改封为郇国公。又先后任侍中、中书令。又加官为开府仪同三司(唐为文散官第一等,即不带职官,亦与朝参俸禄)。当时,太平公主怀藏谋反之心,将拉拢韦安石参与其事,公主多次派子婿唐晙邀韦安石到她的宅第,韦安石竟然拒而不往。睿宗曾经密召韦安石,对他说:“听说朝廷大臣都倾心于太子,卿为什么没有察觉呢?”韦安石答道:“太子仁明孝友,为天下所称赞, 有大功于国家,现在怎么说出这些亡国的话来,这一定是太平公主的计谋。”睿宗惊惶道:“卿不要说了,朕知道了。”太平公主听说,于是捏造一些无根据的话诬陷韦安石,想要究其罪行。幸好靠郭元振保护获免。调任尚书左仆射,兼任太子宾客,依旧是同中书门下三品,不久罢免他主政事,充任东都留守。
正赶上安石的夫人薛氏怀疑女婿所宠爱的婢女以邪恶的诅咒杀害了女儿,派人把婢女捉来拷打致死,被御史中丞杨茂谦检举,降任蒲州刺史。没多久,又转调青州刺史。韦安石初在蒲州,太常卿姜皎有事拜托韦安石帮忙,韦安石拒绝了他,姜皎的弟弟姜晦任御史中丞,以韦安石等做宰相时,一同接受了中宗的遗留的诏令,造成宗楚客、韦温削除了相王辅政的权力为理由,韦安石又不能拿事实辨清此事,姜晦便要侍御史洪于舆举报。但洪于舆以这件事是已经有赦免令的,坚持称不能举报。监察御史郭震上奏,于是朝廷下诏:韦嗣立、赵彦昭等人都被贬,安石为沔州别驾。姜皎又上奏韦安石在建修定陵时,偷盗私藏财物,朝廷下诏追查他的赃款。韦安石叹道:“这只不过要我死罢了。”于是愤激而死去,终年六十四岁。开元十七年(729),赠蒲州刺史;天宝初年,追赠尚书左仆射、郇国公,谥号文贞。韦安石有二子:韦陟、韦斌。
8.开头两句是说杜鹃和猿的叫声并不悲切,但实际上在一般人听来,这两种声音都是最典型的悲切之声,作者这样说,是使用烘托的手法,有力地突出下句所写砧声的悲切。
【解析】语言浅白,内涵丰富,结合“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简要赏析,划线处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烘托”,说成“衬托”“反衬”“对比”“比较”,都算对。
9.主要表达了游子思乡的感情。听到捣衣声,诗人想到故乡的亲人可能也在捣衣,头发不禁为之愁白。进而设想这令人肠断的捣衣声,也许并不是为了捣衣,而是专门捣给游子听的,好让他早点回家。秋夜月下,一听一想,虚实结合,抒发了游子思乡的无限哀伤。
【解析】结合“客”“杵声”“游子”可以理解为游子思乡的感情。“游子思乡”1分,结合诗句具体分析2分,“虚实结合”或从其他角度对这四句进行总结,1分。
10(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3)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1.B 3分,E 2分,A 1分,CD不给分。
12.(1)从成员看,论战双方都是物理学界的代表人物;(2)从内容看,辩论涉及物理学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3)从影响看,辩论带动了物理学界的学术争鸣。
13.(1)拥有站在学术前沿的核心领导人物;(2)有堪称骨干的科学家群体;(3)创造了独特的科学精神。
14.(1)追求真理,在学术证论战中胸怀坦荡,不掺杂个人恩怨;(2)以赤子之心帮助祖国发展物理学研究;(3)慧眼识才,吸引了大批青年科学家,并为他们提供发展的平台;(4)人道主意关怀,积极营救受纳粹迫害的科学家。
15.B试题分析:望尘莫及:莫:不;及:赶上。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A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C栉风沐雨:栉:梳头发;沐:洗头发。风梳发,雨洗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D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16.A  B项搭配不当,“领略”和“民居建筑”不能搭配;C项句式杂糅,可改成: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或: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至;D项语序不当,“承认分歧”和“扩大共识”位置应该互换。所以选A。
17.C【解析】⑤假设复句对应前面的“未完成”,②⑥组成假设复句,①④属于条件复句。
18.北京、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雾霾天拖后腿。
【解析】试题分析:此类压缩语段的题,一要注意体裁。新闻体裁符合记叙文的基本特点。二要注意扣住新闻的六个要素。三要注意寻找导语部分。四要注意字数要求。本题是新闻,故可从导语部分中找出关键的要素概括即可。
19.(1)示例:拿起它,你将吃掉整个森林……/拯救森林,对一次性筷子说不/拯救森林赶快行动/地球也是一次性的/告别一次性筷子,给世界多留点绿色
评分标准:共2分。契合画面寓意1分,符合标语特点2分。
(2)示例:一次性筷子上面画着一排树木,意味着一次性筷子是用树木做成;而使用一次性筷子,则将树木拦腰砍断,无异于毁坏森林,最终造成地球沙漠化。构图简洁而寓意深刻,令人震撼催人反省,具有强烈的警示效果。评分标准:共3分。概述画面1分,揭示寓意1分,鉴赏表现手法及效果(言之成理即可)1分。
20 作文解析 任何类型的议论文写作在审题立意过程中都不可忽略下面三个要素: 
1、是什么。 2、为什么。 3、怎么办。 只是在具体的作文中以上三个要素各有侧重,但不可缺漏。 本道题目的立意适合从“是什么”和“怎么办”两个角度结合来突破,即良心是什么,我们该怎样。也可从“为什么”的角度突破。即我们为什么要有良心,“良心”在我们为人、处世、立业中有什么作用。 
[审题示例] 
第一组立意: 
1、良心,是“真”的流露(说真话); 2、良心,是“善”的化身(做善事); 
3、良心,是“美”的使者(心灵美); 4、良心,是“爱”的纯真(给予爱)。 
第二组立意: 
1、修身养性时,“良心”就是不断完善自己的美德; 
2、齐家教子时,“良心”就是劝人行善、知恩图报; 
3、治国佐君时,“良心”就是竭忠尽智、泽被百姓; 
4、平天下时,“良心”就是捐躯社稷、报效国家。 
第三组立意: 
1、良心是“孝”,对尊长的孝道; 2、良心是“义”,对朋友的义气; 
3、良心是“仁”,对他人的仁厚; 4、良心是“信”,对社会的诚信; 
5、良心是“忠”,对国家的忠贞; 
第四组立意: 
1、良心是孝敬父母的天性; 2、良心是知恩图报的回音; 
3、良心是审判心魔的法官; 4、良心是忏悔罪孽的灯塔。 
第五组立意: 
1、做人要有良心,要懂得孝顺父母; 2、做人要有良心,要懂得感恩师长; 
3、做人要有良心,要懂得尊重自然; 4、做人要有良心,要懂得回馈社会; 
5、做人要有良心,要懂得报效国家。 
第六组立意: 
1、做人要讲“良心”,要懂得“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2、做企业要讲“良心”,要知道“百姓乃衣食父母,必以诚信天下”; 
3、做父母官要讲“良心”,要践行“食得百姓赋税,理应为民谋福祉”。 
[审题与写作失误评点] 
1、对“良心”的内涵理解不清楚;片面理解为“好心”。 
2、无限制地扩大“良心”的具体体现,例如“奉献”、“职守”、“廉洁”、“公正”、“出污泥而不染”、“咬定青山不放松”等,明显超出“良心”的范围。 
3、举证不当,有些事例根本与“良心”无关,非得生拉硬扯,例如陶渊明辞官归隐、李白蔑视权贵等。 
4、例证分析不到位,不能准确地抓住事例中能体现“良心”的侧面,不能合情合理地将事例与“良心”结合起来; 
5、论证分论点时,总忘记了中心论点的存在,造成分论点游离于中心论点之外。 
6、不能很好地结合自身、结合现实,过多地在故纸堆中找材料,过多地评说他人如何如何,忽视了作文的落脚点和最终目的。 
 
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www.yggk.net
 
 
 
语文学习  http://www.yggk.net/chinese/
中考招生信息网    懒人考试网    www.yggk.net             [责任编辑:yggk]

相关资讯

懒人考试网 |   考试专题 |   高考网 |   高考导航 |   懒人学习网 |   雨竹林中考网 |   阳光学习网 |   雨竹林文档网 |   中考招生信息网 |   网站地图

  阳光考试网手机版   一起文库网   懒人考试网

本站非官方,公益免费学习,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网公布为准!备案许可证件号:闽ICP备11025842号-3

Copyright 2023 阳光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