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一中2015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2)

懒人考试网    来源: 银川一中      2024-03-16         

本站非官方网站,信息完全免费,因信息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具体请以官网公布为准!


银川一中2015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B  2.D  3.C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4.C(借出、借给) 
5.D
6.D(“可惜未能全部施行”这一说法错,原文表述的是都未能施行) 
7.(1)他与人谈论,肯定对的,否定错的,一定要把道理说透彻才罢休。
第一个“是”(动词,肯定),第一个“非”(动词,否定),“务”(务必、一定)三处,一处1分。 
  (2)他被世人称赞的原因,也是被人嫉恨的原因,因此他最终处境艰难而死。 
“见……于”(表被动),“所以”(两个均为“原因”), “嫉”(动词,嫉恨),“卒穷”(最终因处境艰难。实词“卒”,古今异义“穷”,同时活用做状语“因为处境艰难”)一处1分。 
(3)有违背他管理(节制、调度)的将吏,想按军法杀掉他们却未能做到。
 “定语后置”,“节度”(动词,节制、调度),“不果”一处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师鲁,河南人,姓尹,名洙。可是天下的士人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都称呼他师鲁,他的名声被当时人看重。世上了解师鲁的人,有的推崇他的文学才能,有的佩服他看问题有见解,有的赞美他的才干。至于说到他的忠义之节,无论处在逆境和顺境,面临灾祸和喜庆,都无愧于古时君子之风,然而天下称师鲁的人未必全部知道这些。 
师鲁写文章,简洁而有章法。博学强记,通知今古,在《春秋》上有专长。他与人谈论,肯定对的,否定错的,一定要把道理说透彻才罢休,不随便停止而胡乱听从别人的意见,人们也很少能超过他。遇事无论难易,敢作敢当,他被世人称赞的原因,也是被人嫉恨的原因,因此他最终处境艰难而死。 
师鲁年少时考中进士,做绛州正平县主簿、河南府户曹参军、邵武军判官。调任山南东道掌书记的官职、做伊阳县知县。王文康公荐举他的才能,皇帝召见面试后,担任馆阁校勘,又调任太子中允。天章阁待制范公被贬到饶州,谏官、御史不肯替范公说话。师鲁上书,说范仲淹臣是他的师友,希望能够一同被贬。师鲁被贬监管郢州酒税,又调往唐州。这时,父亲去世了,守孝期满,又担任太子中允、河南知县的官职。西夏赵元昊造反,陕西一带兴兵作战,大将葛怀敏上奏朝廷起复师鲁担任经略判官。以后众将在好水打了败仗,韩公被贬官做秦州知州,师鲁调往濠州任通判。过了很久,韩公上奏朝廷,师鲁又到秦州做通判。又调泾州任知州,渭州任知州,兼任泾原路经略部署的官职。到潞州任知州,处理政务有仁爱之心,潞州人至今思念他。累官升至起居舍人,掌管龙图阁。 
师鲁在天下太平时唯独喜欢谈论兵事,写了《叙燕》、《息戍》二篇文章流行于世。他主张的军事备战的主张,叙述了作战、守卫成功失败的要义,全是当时利害所在。又想训练土兵代替戍守的士卒,来减少边境的开支,以此作为抵御外敌的长久之策,都未能施行。等到元昊臣服,西部边兵解除戒备,师鲁离开现职,他的言论主张也得罪了一些权臣。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称赞师鲁的人,对于师鲁的才能,也未必全部了解。 
开始的时候,师鲁在渭州任职,有违背他管理(节制、调度)的将吏,想按军法杀掉他们却未能做到。这以后一些官吏到京师,向朝廷上书控告师鲁把公家的钱借予部将,师鲁被贬做崇信军节度副使,又调职监管均州酒税。有病,缺少医药,抬到南阳求医。病好了,依着几案坐着,看到幼子在眼前,也没有疼爱的表情,和宾客谈话,最终不涉及他的私情。享年四十六去世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8.得分要点:营造氛围:凄凉、凄清、冷寂   抒发心绪:孤独、寂寞、伤感 (氛围1分,心绪2分,意思接近即可,抓住意象分析,酌情给分) 
9.共同点:借对方写自己,以想象对方想“我”,来表达我的思乡、思念亲人的感情。(或:共同之处在于将故乡之思与羁旅寒灯之下的凄然感受放臵在具有欢  乐色彩的节日之夜)(2分) 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2分) 感情:老大无成或离乡日久、客居多年(或:将"愁鬓"的生命体验臵于"明朝又一年"时间流逝的临界点,将生命有限的无奈与故乡千里的空间阻隔对应,增加表达效果。)(意思对即可,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此句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
(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2.文学类文本。(25分)。 
(1)【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对作品理解与分析能力。
    【解题透析】CD(C、从小缺乏教养不当。而是他对这种行为义愤填膺,是一种正直。D、瓦萨卡面对诱惑有过动摇,但是他从来没有认为那个小包本该属于自己)
[技巧点拨]这道题涉及到作品主题的理解,及人物形象的分析。人物的言行反映的是人物的思想。人物的思想又进一步主导人物的言行。小说,从人物形象入手,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很多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2) 【命题透析】该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鉴赏文章写作技巧能力。
【解题透析】文章的行文构思,可以先看标题,开头和结尾,再看文章大意。本文标题是晚秋,而首段写的是晚秋的景色及他的心情。结尾也提到了凉爽的秋风轻拂在他的脸上,他的呼吸也自如了。景物描写一般情况有点明季节,渲染气氛,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形象等。这里景物描写主要作用显然是为了设置悬念,引起下文,推动情节的发展。
【参考答案】在结构上的作用:点题,同时与结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2分)。在内容上设置悬念,引起下文,温暖睛和的晚秋为什么好像在戏弄他,嘲笑他……引起了读者悬念。展开了故事的情节(2分)。在艺术上反衬瓦萨卡心情烦闷,处境凄凉;或渲染气氛(2分)
[技巧点拨]答题时要注意从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的作用与艺术上的作用作答。
(3)【命题透析】该题考查筛选、概括能力。
【思路点拨】抓住瓦萨卡看到小包后相应语段来挑选,找准心里变化的词语。
【答案】刚看到绿色小包时,注意力不能集中;当准备靠近小包时,心里一阵紧张;但走了两步,心怦怦跳动;当发现别人捡走小包后,开始心里一阵慌乱;不久又站在原地发呆,最后如释重负,变得轻松,呼吸也变得自如。
[误区警示]做这一类题一定要注意选准答题区域。可能有的同学会将“他”看到别人摘走受伤女人耳环“愤愤不平”也写了进去,显然与题目要求不符。
(4)【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对作品个性化阅读的探究能力。
【解题透析】探究题是一道论述题,先要有明确的观点,然后在文章中找出证明自己观点的论据。绿包会不会据为已有,可以仁智各见,根据文章内容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一:瓦萨卡不会将这个包据为己有。1分
因为1、尽管自己也得了病,他首先想到的是妻子,这瓦萨卡虽然贫穷,但是他有一颗善良的心。2分
2、当他看到那个偷盗耳环的女人时,他愤愤地骂。表明了他的正义与正直。2分
3、当他经受诱惑时的犹豫其实也是他内心的斗争,哪怕没有中年男子的介入,他拿到皮包后也会幡然悔悟。2分
4、······1分。
示例二,瓦萨卡会将绿包据为己有(1分)
1、 他生活处在最艰难的境地。急需一笔钱给他妻子和自己看病。毕竟身体是第一位的。失去了健康,也就无法真正的维持生计。(2分)
2、 他觉得与这个女人是两个世界的人,也觉得她的钱财来得容易。他不会对一个富有的人产生怜悯。(2分)
3、 从他的一系心情可以看出,他对小包的占有是相当动心的,尽管有犹豫,但那也是暂时的。(2分)
4、 ·······1分。
【误区警示】探究题是一种个性化阅坊。必须有理有据。但不要脱离文本,更不要背离主流观点作答。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往往就体现在探究题上,我们不要为思维创新而创新。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实用类文本。          
【答案】BD
(1)【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实用类文本的综合鉴赏能力。A与D可以说是相对项,A项中“全方位”分析错,本文只是“择取”。E项原文第二段第三行“他发现,历史与艺术都以人为焦点,着力于表现独特而个别的事实”并非“着力于表现普遍法则”。C项“流露出他对自己身体健康的漠不关心”有误。答D给3分,答B给2分,答C给1分,答A、E不给分。
(2)【答案】克罗齐自主学习、独立研究,把自己的理论思考推到一个高峰,在诸多理论领域造诣很高,但理论创获并未使他停止追求。他渴望公众对他的工作有所关注,创办文化刊物《批评》,发起教育改革运动,参与抵抗法西斯等社会活动。在进行社会活动时,他不断修正完善理论学说,继续勤奋钻研,注重研究方法,从而达到理论家和实践者之间的协调统一。
     【解析】考查信息筛选、概括、整合的能力。题目中“如何”“理论家”“实践者”“协调统一”是重点词。应先解释清楚二者各自的具体内容,然后分析二者关系。具体作答时还要关注题干中的“结合全文概述”。概述理论成就,给2分;概述实践活动,给2分;解说理论与实践的协调统一,给2分;意思对即可。
(3)【答案】克罗齐的拓展不仅强调人获取知识靠后天的学习,而且强调了这种学习的紧迫性,学习、追求要贯穿生命整个过程,体现了克罗齐勤勉探究、不断自我完善、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文中克罗齐从青年开始自主学习,持之以恒,珍惜在世时光,提升生命质量,用自己的一生实现了对这句话的拓展。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分析能力。“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会的”与“人也不是死后才会的”两句话说法貌似不同,实质相同,都强调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回答时一定要注意题干要求中“结合原文”,并且是“简析”。 答出拓展的内涵,给4分;结合原文分析,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4)【答案】观点一:认同这个说法。苦难的确成就了克罗齐。青年时期经历的大地震给他带来了心理创伤,这推动他在人生之旅和学术之途上更为关注人类的心灵和精神;中年之后的克罗齐又因社会动荡和战争苦难进一步历练,更加成熟。
观点二:不认同这个说法。苦难并非克罗齐想要的,而是现实迫使他不得不面对的。如果没有大地震和战争,在安宁和平的正常环境和社会生活中,思想深邃、有志于学术和社会活动的克罗齐,同样会大有作为。
观点三:辩证理解。苦难本身不是人生财富,苦难通过心灵转化才能成为人生财富;此外苦难分自然、经济、政治、社会等多种情况,它们给人的影响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解析】本题考查感悟、探究能力。完成此题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但阐述一个观点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这几个理由要成立,要有说服力。“苦难是人生的财富”是一个传统的话题,题目本身难度不大。但在回答时,如果忽视题目要求中“结合原文”,就容易只谈现实意义,而得不到理想的分数。回答探究题时游离文本是大忌。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4分;联系实际,给2分。
第II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17分) 
13.成语题(3分)
【答案】   D 
A项 呼之欲出:指画得十分逼真,一叫就会出来似的。也泛指文学作品对人的描写十分生动。形容对象错了。
B项 渐入佳境:指状况渐好或兴趣逐渐浓厚。主体应是人,但句子语境为家具。形容对象错了。
C项“筚路蓝缕”形容创业地艰难,句中误把它当成了事先做好准备,应改为“未雨绸缪”。
D项中的“胼手胝足”是形容经常地辛勤劳动,运用正确。
14.病句题(3分)
【答案】D
【解析】A项成分残缺且语义不明确。首先是“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的分成”这一句不通,应该在“进入”后面加上“……的阶段”之类的词语,该语句才比较完整;其次“并已开始向科技工作者身上倾斜”这一句缺少主语,虽然汉语句子往往可以承前句的主宾成分省略主语,但本句上一句的主语是“人类”,而这里“已开始向科技工作者身上倾斜”的显然不是“人类”,而其实是“产权的归属和利益的分成”,可这个语句并非上一句的宾语,一般说不能使下一句承该成分而省略主语,这样最后一句的意思就不明确了。
B项成分缺漏造成结构混乱。主要问题是在“精简包括电力公司、铁路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等”这一语段中,“包括”后面应加上“在内”,改为“精简包括电力公司、铁路公司在内等大型国有企业等”。
C项句式杂糅、结构混乱。全句如果保留“将各地电视台……,进行的再创作”,则全句缺少谓语动词,应添加谓语动词“是”,改为“是将各地电视台……,进行的再创作”;如果不添加谓语,则应将“将各地电视台……,进行的再创作”中的“的”改为“了”,即把这一语段改成全句的谓语。
15.语序题D(3分)
16. 【答案】白以为常,文以应变。
【解析】文段是讨论白话与文言的关系;抓住“也有文言的墨水”“ 文言的功力可济白话的松散和浅露”。
17.示例一:商品名称运用谐音手法借助“名人效应”现象泛滥。示例二:商品名称借谐音恶意篡改名人姓名促销产品造成不尊重他人的现象。示例三:讽刺商家运用谐音手法借助“名人效应”胡乱使用语言文字的严重现象。【评分提示】5分,答到“运用谐音手法”得1分,答到“借助名人效应”得2分,答到“现象泛滥”“ 促销产品造成不尊重名人”“ 随意组合语言文字的严重现象”之类得2分,有其它思考角度,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设题理由】《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这道题目就很好地体现了“认识自我”“规划人生”的这一点。有着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构思点拨】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目,做好材料作文的关键是把握好审题立意。我们首先要读懂材料,材料以对话的形式叙述了整个故事。至于砍那棵树,这只是材料的形式。材料的关键点在于“虽然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由此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确定本题的立意:
1、目的、目标和信念。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自己的目的和目标,做事不能盲目,随时变动,否则一事无成。
2、认识自我。自己需要什么,自己该向哪个方面努力,要正确认识自我。
3、人生的规划。没有规划的人生,是失败的人生。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关键在于规划。
4、明确立场,坚持原则。站稳立场,明确自己的所需,不可随便改变自己的原则。
5、坚持,人生贵在坚持,恒心铸就成功。
6、诱惑。人生有许多诱惑,不能因诱惑而迷失自己我。
【名人言论】
①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没有它,天才也会在矛盾无定的迷径中,徒劳无功。——查士德斐尔爵士    
②人要有三个头脑,天生的一个头脑,从书中得来的一个头脑,从生活中得来的一个头脑。 ——蒙 田
③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 ——伏尔泰
④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罗曼•罗兰
⑤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鬣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 ——恰普曼  
⑥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⑦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 ——白哲特
⑧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 ——黑格尔
⑨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的威力。 ——爱因斯坦
⑩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 
语文学习  http://www.yggk.net/chinese/
中考招生信息网    懒人考试网    www.yggk.net             [责任编辑:阳光学习网]
懒人考试网 |   考试专题 |   高考网 |   高考导航 |   懒人学习网 |   雨竹林中考网 |   阳光学习网 |   雨竹林文档网 |   中考招生信息网 |   网站地图

  阳光考试网手机版   一起文库网   懒人考试网

本站非官方,公益免费学习,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网公布为准!备案许可证件号:闽ICP备11025842号-3

Copyright 2023 阳光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